查看原文
其他

中了半杯都是料的“毒”!茶饮店陷入创新窘境

红餐网 2022-09-03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饮品快报 Author 小W

品雷同,同质化,这是茶饮行业长期面临的痛点。从奶茶到果茶,再到各种加料,茶饮还能如何创新?


本文转自中国饮品快报(ID:zgypkb),作者:小W

“现在不加3种以上的小料,新品都不知道怎么研发了!”

往年,某茶饮连锁的研发师张云(化名)会将紫薯、芋头、红薯等谷物、粗粮作为秋冬新品的重点方向。而今年,烧仙草的火爆让自己所在品牌的生意有所下滑。

超多物料、高性价比以及多种口感层次不仅让消费者买单,张云与自己的老板也深陷其中。在今年多个秋冬新品的测试中,他们忽然发现不加3种以上物料,都会感觉那杯奶茶缺少价值感,担心顾客不会买账。

这种想法,让张云深感不安,不做成“半杯都是料”的奶茶,真的就没有市场了吗?

01


从CoCo到书亦 
小料的多重搭配已成“利器”

在烧仙草成为行业爆款前,CoCo、R&B、快乐柠檬等品牌也有着类似的产品,如奶茶三兄弟、双拼奶茶、什么都有、大满贯等等。


与烧仙草一样,这些产品均以小料互搭为特色。在那个甜品与奶茶还是平行关系的年代,成为了甜品饮品化、甜品杯装化的“先行者”。

稍晚进入大陆市场的1點點,则用5种免费加料的方式,再次用小料做为亮点,成功吸引不少消费者,成为其品牌一大特色。

除连锁外,不少单店在小料的应用上也颇具创意。一位在学校开店的奶茶店老板曾讲述,以前奶茶卖3元的时候,由于不少学生要求多加料,后来他们推出了用5元小料自助的套餐奶茶。

将小料都放置于吧台外,学生给5元钱,就给他们一个杯子自己打料,打满杯都可以。如果没满,就会给他们加上奶茶。据了解,这种方法在全国各地都不约而同的出现。

2018年左右,随着悸动、书亦两大烧仙草品牌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,而书亦更是用“半杯都是料”的slogan,将烧仙草的精髓概括出来,并以显眼的海报告知给消费者。至此,小料互搭真正意义上的迎来了爆品。

一方面是消费者市场的良好反响,一方面是烧仙草品牌的快速发展,这也使得各种半杯都是料、满杯都是料概念的奶茶层出不穷。小料互搭型奶茶开始自成体系。

02


小料互搭的“担忧” 产品已变成堆砌

虽然“多料奶茶”已成趋势,并在此分类中产生了现象级品牌,但也因此让不少品牌在产品的研发上陷入迷思。

据张云介绍,从今年7月开始,自己就开始着手秋冬季新品。由于烧仙草在他们地区已十分火爆,并且对其店铺生意造成影响,公司制定策略也制作一款类似的产品。为了避免同质化,决定不使用烧仙草,改为其他特色主料。


最初,张云对于这样的任务并未放在心上。在他眼里,不过就是将原料放在一起,然后加奶茶即可。但真正研发时才发现,问题颇多。

(1)成本
最初,张云计划将仙草冻以豆花布丁或豆奶冻代替。其他小料则用珍珠、芋圆、布丁、红豆、椰果、花生代替,但在计算成本时才发现,加仙草同样重量的豆花布丁,其成本难以接受。

别人中杯售价9或10元,而自己按成本计算,需要卖到11元左右,加盟商才愿意接受此产品。

但如果售价过高,在价格上不能占优势。


为了平衡,最终将仙草换成了水晶冻,并取名白凉粉奶茶。但从口感体验上而言,并未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。

(2)奶茶口感的调和

原本以为将仙草冻更换为水晶冻,就算成功。但新的问题出现了,在内部测试时,同事反映料太多,原来的奶茶以奶味为主,喝起来发腻,不如某烧仙草品牌好喝。

张云于是尝试在奶茶中增加茶汤比例,但发现单纯的加茶,反而冲淡奶味与糖,还不如以前。

在与同行交流时,他得知其他品牌在这种多料奶茶上所使用的茶是乌龙茶或者伯爵茶,所以喝起来不会过腻。但自己品牌目前仅使用了红茶与茉莉绿茶。

该产品是否能全面火爆,他们也并无信心。为此上一款茶,他们认为暂时没有必要。最终以红茶加茉莉绿茶制作成奶茶出售,效果相对还不错。

(3)陷入“多料”、“高性价比”的误区

从去年开始,不仅是烧仙草,包括百香双响炮、芋泥啵啵、珍波椰等奶茶或果茶都开始了多料的搭配。

为了让产品的价值感提升,张云在秋冬季产品研发时,为了增加产品的价值感,以及增加一些原物料的使用。也会学着一些品牌将芋圆、珍珠这类过去在奶茶中的小料,放入到水果茶中。


从口感上而言,这类淀粉类产品与冰饮,特别是水果茶一起时,效果并非他所想要。但为了完成老板所要求的高性价比,以及加速一些小料使用,减少加盟商原料损耗,张云也无奈的将冻、芋圆、或珍珠等放入至果茶中。

虽然在消费端,对于这样的搭配有不少好评。加盟商也因能减少损耗,对这样的做法多配合。但在张云看来,这些产品并不像烧仙草那样有软糯、脆、香、甜、Q弹等不同风味的搭配那样富有层次感。

自己的产品有时更多的是根据市场经验进行抄袭与模仿,更像是原料的堆砌,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品牌树立口碑,他只能看最终的客户反映。

但对于产品方向,张云感觉自己中了半杯都是料的“毒”,简单的原物料的堆砌绝对不是高性价比的体现。没有自己理解的模仿,或许可能导致品牌同质化失去竞争力。

比起抄袭与模仿,这是张云最为担忧的。



延伸阅读





内容交流/采访/转载  |  微信:hongcw66
商务合作 | 电话/微信:
13265099024 & 17724287321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